建文帝烧焦的尸体去了哪里-真相出乎意料
在率军攻入南京城之际,朱棣面临着皇宫突发大火的紧急情况。救火队员在废墟中搜寻了整整三天,却始终未能发现建文帝的踪迹。那时,俗话说得好,“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朱棣顺势登上了皇位。后来官方才宣布建文帝已经“阖宫自焚”。
《明太宗实录》详细记载了这一幕:朱棣望见宫中火光冲天,急遣亲兵前往救援。等到亲兵赶到现场,皇宫已化为灰烬,仅从废墟中找到了一具尸体。这具尸体被带到朱棣面前,虽然并未明确指明是建文帝的遗体,但为了顺利登基,朱棣宣布建文帝已被烧死。
接下来棘手的问题是,该如何为建文帝举行葬礼。正史记载,朱棣对此犹豫不决,既不想承认建文帝的皇位,因而不想以天子的礼仪安葬他,但又不能简单以藩王规格下葬,因为这等于否定了自己的父亲朱元璋。
在这种背景下,朱棣征求了翰林院侍讲王景的意见。王景果断建议应以天子的礼仪下葬建文帝。朱棣在沉思良久后,接受了这一建议。
朱棣明白,下葬死去的侄子不仅是为其举行葬礼,更是一次拉拢建文帝遗臣的机会。他进入南京时并不受官员们的欢迎,甚至遭到了刺杀。朱棣明白,除了军事上的胜利,还需要从心理上使那些观望和拒绝投降的人们臣服。于是,他利用下葬建文帝的机会,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权威和决心。
600多年来,历史学家对朱棣是否真的用天子礼仪下葬建文帝表示质疑。如果朱棣真的如此行事,建文帝的陵寝应该规模可观。这个陵寝究竟在哪里呢?为何至今仍未被发现?
谈迁等历史学家曾对此进行过调查,但未能找到建文帝的葬处。著名学家孟森则认为,朱棣确实以天子礼仪下葬了建文帝,但并未建造大规模的陵墓。这种做法既符合朱棣不承认建文帝皇位的心态,又能以此拉拢反对自己的大臣。所谓的建文帝封冢在当时可能并不显眼,官方也可能没有详细记载,导致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坟茔逐渐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历史故事
- 建文帝烧焦的尸体去了哪里-真相出乎意料
- 司马懿最害怕的曹魏将领,张郃最后怎么死的?
- 武则天杀尽开国功臣,为何独独不敢对程咬金下
- 上官婉儿被视为武则天的女宰相,为何会遭受&
- 赵氏孤儿是什么故事?真相是什么
- 古代犯人为何要选择在秋后问斩 为何还要选择在
- 刘备的外号叫做刘大耳 刘大耳的绰号是怎么来的
- 刘备做领徐州牧后,为何袁绍的反应最大?
- 盘点历史上四大丑女,最后结局分别如何?
- 古代皇帝为何会痴迷于炼丹,求仙问道?
- 嬴姓赵氏出现于什么时候?揭秘其历史由来
- 清朝为什么封一个英国人为正一品的太子太保?
- 明朝放弃安南,背后有哪些因素?
- 古代老师是非常受欢迎和尊重的 那时的他们工资
- 朱元璋养兵制度是怎么害苦明朝的 减轻了百姓的
- 宋高宗赵构的独生子 宋简宗赵旉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