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和诸葛亮同为侯爵,为何魏延要听命于诸葛
在汉末三国时期,功臣的荣誉制度仍然沿用二爵制,即只有王爵和侯爵两种等级。这一制度严格规定了只有宗室成员和非宗室的功臣才能分别获得这两种荣誉。对于非宗室的文臣武将来说,侯爵是他们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汉末三国时期的侯爵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和关内侯四个等级。
以蜀汉为例,丞相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而他的大将魏延则被封为南郑侯。关于诸葛亮的武乡侯是县侯还是乡侯,历史上存在争议。但在大多数历史学家看来,武乡侯应该是乡侯。魏延的南郑侯则是县侯,高于乡侯等级的武乡侯。
那么,为何作为蜀汉丞相的诸葛亮,其官职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在爵位上不如他的手下魏延呢?这是因为汉末三国时期的爵位和官职并非绝对相关。例如,姜维虽然官职低于诸葛亮和蒋琬,却已经封为县侯。这说明在蜀汉,官职和爵位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上下级关系是由官职决定的,而与爵位无关。
魏延在阳溪之战中立下显赫战功,因此获封征西大将军和南郑侯。此战,诸葛亮仅分给魏延少量兵力,但魏延依然大破雍州刺史郭淮。战后,魏延不仅被封为南郑侯,还拥有了假节的权利。与此参战的吴懿也被封为左将军和高阳侯。
至于姜维,他在诸葛亮病逝后率军击退司马懿,确保蜀汉主力成功撤退,因此被后主刘禅封为平襄侯。与魏延一样,他也成为了县侯。另一方面,虽然蒋琬作为蜀汉丞相的继承人,官职显赫,但因为缺乏较大的战功,他的爵位只是安阳亭侯。但这并不妨碍他以大将军、大司马的官职来指挥和节制姜维。
蜀汉在侯爵的册封上往往以战功为依据,而不是官职。文臣武将的上下级关系主要取决于官职,而非爵位。魏延和姜维的侯爵高于官职远低于他们的诸葛亮和蒋琬。这种制度体现了蜀汉对功臣的嘉奖和认可,也反映了其独特的政治和文化氛围。
历史故事
- 魏延和诸葛亮同为侯爵,为何魏延要听命于诸葛
- 三国吴国张昭为什么说严畯是书呆子?严畯轶事
- 长平一战之后 李牧的长城兵是怎么对抗秦过这么
- 诸葛亮临终前规定士兵抬棺往南 绳断便葬-
- 古代太监为什么比正常男人更长寿呢?
- 蜀汉最后没能成功,责任真的在关羽身上嘛?
- 明朝坐稳太子之位的两个人 除了朱标还有这个人
- 左良玉总兵力在百万之上满清也就十多万 为什么
- 曾国藩是如何劝自己的弟弟的?曾国荃最后成功
- 清朝灭亡之后国库到底剩下多少钱 整个国库就剩
- 古代蜡烛是奢侈品 古代百姓天黑之后就睡觉吗
- 武松连喝十八碗酒都没有醉 古代的酒的度数到底
- 明清时期的七品以下都是举人担任 他们最低能做
- 和汉唐时期相比,宋朝人结婚都偏晚,为什么会
- 夏侯惇的实力如何?为何能从吕布手下全身而退
- 朝鲜四大妖女是谁?朝鲜四大妖女简介